短视频营销的价值 短视频营销面临的问题
短视频如今在互联网爆火,毫无疑问短视频是目前最受欢迎的营销手段之一,以快手和抖音为代表成为大众娱乐消遣的主要活动,给短视频行业重要发展。对企业来说短视频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商业价值,为品牌提供更为立体的营销方式,让他们能更好的对应合适的用户,所以不难看出,短视频确实可以给营销带来可靠的收益,那么短视频营销有什么价值和短视频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带着疑问我为大家一一讲解。
短视频营销的价值
短视频营销区别于传统的媒体营销,具有3大独特的优势。
1、“肥尾效应”
与统计学中的解读不同,这里的“肥尾效应”是指短视频的播放量远大于KOL粉丝数。
这源于短视频的基本特征:移动社交性。与受版权限制较大的长视频和时效性明显的直播不同,短视频传播具有多平台联动推广,实现最大程度的人群覆盖;同时还具备强社交的属性,与用户的互动更多,可以调动用户参与的积极性,甚至引发传播裂变,充分覆盖长尾。
2、年轻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用户触媒习惯、获取资讯方式发生巨大变化,80、90后主流消费群体,以及00后新生消费群体都集中在短视频平台。
标签化的短视频能给品牌主带来年轻用户和新标签,并与90后、00后用户建立有效的沟通,这也是短视频广告的核心优势。
3、个性化
短视频营销对比传统营销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之处,即短视频平台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基础上,不断收集用户使用数据进行消化,并根据每个用户最常访问的视频类型对其进行了标记,使平台能够选择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准确、个性化的分发。从而让用户更加沉浸在短视频环境中,增加了对下一个视频的好奇心,最终增强了用户粘性。
短视频营销面临的问题
尽管短视频具备传统营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品牌主在策划短视频营销时就没有困境了,目前,品牌布局短视频营销仍面临4大问题。
1、难以找到合适的KOL
做短视频营销的核心在于找准目标客户群体,通过什么途径把你的视频信息传播到受众,即选择KOL。在社媒环境下,尤其是短视频语境中,KOL已成为信息的中转节点,对品牌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各平台在10万+量级以上的KOL已经超过了20万个,在众多的网红中,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品牌的KOL,制定正确的媒介组合策略,对于资源和精力有限的广告主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此外,2018年爆出大量社交造假事件,社交达人,KOL等买粉买水军,刷赞刷评论。不由得让品牌方感叹“社交水太深”。
2、对广告创意要求高
早期的国内营销属于卖方市场,宣传内容上常常是以品牌方自身的视角出发,去向用户推销产品卖点。
如今品牌相对过剩,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用户获得了更多的选择权,对广告内容要求越来越高,有数据显示,34%的用户拒绝点击不走心、没新意的广告,有33.4%的用户不会观看与自己兴趣不符的广告。
3、数据监测难
在其他类型的营销推广效果监测中,一般短暂、集中的曝光程度就能基本判定营销活动的最终效果,但对短视频营销来说,往往具有着惊人的“肥尾”流量效应。
因此短视频的广告投放不能按照一般营销的监测方法来监测,短视频的监测维度要更多样化,但整个短视频营销目前都缺乏一个完善的效果监测系统。尤其是在遇到多平台投放、多视频达人制作的时候,广告主更加难以对所有视频的投放时机、渠道选择、创意优化进行全程把控,无论是对当下还是未来的短视频投放都十分不利。
4、效果评估难
由于缺乏对短视频营销价值的全面认知,广告主进行短视频营销效果评估时,往往流于表面,一次投放多个KOL,广告主得到的只有播放数、互动量,对于TA重合度分析、品牌提及率等关键指标,都无法深度剖析,也就无法准确评定营销效果。
大家都知道,移动互联网进入流量时代,流量成本也越来越高,就在这时短视频脱颖而出。那么有效的运营短视频营销就需要企业品牌的人解决短视频营销的各种问题,将以上讲到的内容结合,就可以实现短视频营销价值最好的一面。